“其命维新”:聚焦文献数字化的现状与未来——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数字文献分会第一届年会暨东北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揭牌仪式综述

郑思佳 / 辽宁大学文学院

2022年8月1日—2日,由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数字文献分会主办,辽宁大学文学院承办,学灯论坛组委会协办的“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数字文献分会第一届年会暨辽宁大学东北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辽宁沈阳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等全国40余所高校及相关机构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延边大学校长金雄教授,教育部中文学科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大学文学院张福贵教授作为特邀嘉宾莅临与会。与会学者围绕“东北文献与东北叙事”“历史文献与数字人文”两大主题,对“中国历史文献的数字化整理技术”“中国历史文献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中国历史文献的数字化文本分析”“世界视野中的东北文献”“东北叙事及其历史地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将从“文献研究如何面对新时代”“共和国长子的时代担当”“研究范式的时代变革”以及“批评反思与学科建构”四个方面对会议情况进行综述。

  • 新理念与新技术:文献研究如何面对新时代

开幕式由辽宁大学文学院院长胡胜教授主持。辽宁大学副校长霍春辉教授致开幕辞,他指出,此次会议的承办将为辽宁大学人文学科建设树立新范式、为东北地域文化发展开辟新途径,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提供新思路。延边大学校长金雄教授代表学校向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历史文献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和血脉,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东北亦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此次会议的召开及辽宁大学东北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成立,必将促进东北文献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促进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他强调,延边大学与辽宁大学具有历史悠久的合作关系,未来也将与辽宁大学一道,携手并进,共同承担振兴东北的责任与使命。教育部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大学文学院张福贵教授认为数字人文是推动人文研究在文献整理基础上进行数字化、科学化的重要路径,是新文科建设最标准、最成功的范式。他还特别强调,在数字人文建设过程中,要树立一定的价值观和历史观,保证历史文献研究的有效性。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曹书杰教授和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涛分别代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及数字文献分会致辞。曹书杰教授对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的发展历程、建设宗旨、组织刊物及数字文献分会的成立等进行了介绍。他指出,中国历史古籍的数字化在文献的载体形态、图谱的嵌入手段、文本的存贮空间、信息的传播维度、知识的采集方式等方面与传统文献相比具有革命性、颠覆性的变化,是古籍文献新的物质形态,是现代数字技术介入传统古籍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数字文献分会的成立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未来将对历史古籍文献,乃至传统人文学科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洪涛总经理向大会汇报了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数字文献分会成立以来的工作实绩。他指出,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学术研究的需要,多所高校成立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为培养跨学科、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优渥的土壤。未来,数字文献分会将与辽宁大学东北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一道,积极开展东北数字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利用数字化的理念与技术,结合东北地区特色的历史与文化,推进学术发展,服务产业应用。

随后,辽宁大学副校长霍春辉教授与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涛共同为辽宁大学东北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揭牌。辽宁大学东北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辽宁大学文学院院长胡胜教授致辞。他指出,辽宁大学东北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是国内首家聚焦东北研究和文献建设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中心与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依托辽宁大学深厚的人文研究积淀,汇聚了来自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新闻学等学科的优质学术资源,已经成为辽宁大学最具学术活力的多功能、综合性创新平台之一。未来,中心将以在世界视野中探究东北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为主旨,致力于以数字人文为方法,在全面、系统、深入地呈现东北文献的基础上,推动东北研究成为解释中国独特的现代性经验的学术重镇,为弘扬乡邦文化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教授、吉林大学文学院院长张丛皞教授代表兄弟单位对数字文献分会第一届年会的召开与辽宁大学东北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余新忠教授指出,人文学科正在借助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引发的技术革命,突破“人”思考的局限,探索仅依靠人力无法解决的学术问题。他也强调,“数字人文”的重点在“人文”,其宗旨应是利用数字技术研究以彰显人类的精神、观念和价值。同时,数字时代正在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人文学科如何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充分发挥人文价值,化解数字时代带给人们的具有控制性的工具化影响,是人文学科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张丛皞教授指出,辽宁大学文学院在东北问题研究上有着悠久历史,为中国现代东北作家的重评、为文学史的重写、为全球化时代地方性文献研究做了大量基础性和开拓性的工作。今天,辽宁大学仍然是东北文化和文学问题研究的学术中心。他强调,数字人文是借助数字信息技术拓展人文社科研究深度广度的新型研究领域。在人文社科研究方面,数字人文在人工智能和网络文学、语言学和语料库建设、数字地理学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代表了人文社会科学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和潮流。辽宁大学东北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东北数字人文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中心的成立对强化东北地域研究的共同体意识、凝聚东北的科研力量、推动科学研究的协同创新、传承辽宁大学的学术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未来,吉林大学愿与辽宁大学一道,彼此支持、协同共进。

南开大学文学院杨慧教授代表协办方学灯论坛组委会向大会致辞。成立于2018年的学灯论坛,一直坚持学术标准至上、学术人格至上、学术关怀至上的初心,恪守“学术当自艰苦中求之”的古训,并以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所言的“苦干、硬干、傻干”的精神投身于学术共同体建设。他强调,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数字文献分会的成立,不仅是文献学界的创举和大事,更是整个中国人文学术研究转型升级的号角和标志。而本次年会的召开和辽宁大学东北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成立,亦将深刻改变未来中国人文学术研究的格局。学灯论坛将与各位学者一起,共同推动人文学术研究向前发展。

会议以大会主题报告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就文献数字化与东北文献、东北叙事研究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大会主题报告由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翠萍主持,五位专家分别进行主题报告。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王军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建设经验,同时分析了数字环境下人文学科的挑战与机遇。他指出,必须健全数字环境下人文学科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才能实现智能时代数据驱动的人文研究范式的生成与建设。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傅有德教授从发展历程、机构构成、主要工作、学术交流、学生培养模式以及教育部对基地的要求等六个方面对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进行了介绍,并对未来与辽宁大学东北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加强合作,共同探讨数字人文时代人文研究的新模做出展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李今教授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组与中华书局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现代汉译文学编年考录(期刊篇) 1896—1949”数据库的主要功能和价值,以该数据库的建立与其数据预处理的个案考据事例,具体呈现了传统研究方法与数字化技术应用之间相互生发与创造性转换的新形态,探讨了人文学术在数字化时代所遭逢的问题与机遇,显示出传统研究成果向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向。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涛围绕国家对古籍数字化工作的关注、各高校数字人文工作的开展以及古籍数字化当前发展状态等方面详细讲解了古籍数字化的发展背景。从服务对象、服务模式、项目内容、项目平台等方面对古联公司古籍整理数字化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成果予以介绍。辽宁大学文学院院长胡胜教授以“散点透视”的方式鸟瞰“西游”民间文献,并以深度整理与跨文本研究相结合的实践方式展开“西游”研究,建构起了多元的“西游”世界。他认为,民间文献展现的多元“西游”世界,不仅是横向的多元文化空间,也有更为深入的多元历史内涵。

主题报告后,大会分两个会场,八个小组围绕“东北文献与东北叙事”“历史文献与数字人文”两个主题,进行分组讨论。

  • 东北文献与东北叙事:共和国长子的时代担当

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时代要求下,抢救与整理东北文献、呈现与阐释东北叙事,以激活东北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东北作为共和国长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时代担当。第一会场以“东北文献与东北叙事”为主题,分“穷原竟委”“观澜有术”“国之筦钥”“长子襟怀”四个小组进行讨论。

第一小组主题为“穷原竟委”,在打捞与考辨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对相关历史文化问题进行学术溯源。秦曰龙(《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通过日本明治以来汉语教科书中的“满洲语”文献、日殖时期朝鲜半岛的汉语教科书文献、“伪满洲国”时期的文艺作品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方言调查资料、艺文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探究了东北话之定型过程,进而勘探话语背后的东北历史与文化内蕴。张鹏蕊(学苑出版社)从“冈”字在古文字阶段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碑刻文字阶段的字形演变和词义演变讲起,详细考辨了“冈”的字形和词义的演变,由此论述了古籍中俗字隶定需要注意的问题。刘絮(山东大学)立足天津益世报馆1929年出版的四卷本《满洲忧患史》,对该书的作者、学术背景、成书过程等问题进行了寻根溯源式的考证与批评。王雨晴(辽宁大学)详细梳理了李曼霖的生平,并从历史和美学的层次深入分析其代表作《高粱叶》,将被遮蔽的“九一八”事变之后六年的东北抗战文学纳入抗战文学的整体谱系,突出了东北抗战文学在整体抗战文学中的重要功用。张立群(山东大学)从作家传记的层位与定位、范畴与类别、传记的“生长的逻辑”特征,以及版本的考辨与“善本”的选择等角度对当下存在的传记研究问题进行探究。李佳琦(辽宁大学)以袁培力的《萧红年谱长编》为例,全面分析文学年谱的不同史料来源,深入阐释多种文献史料综合运用之于谱主个人形象构建以及彼时文坛风貌再现的价值意义。

第二小组主题为“观澜有术”,彰显学海观澜中的独特视角与学术方法。邱阳(《长春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以浙东学派的两位中坚人物陈亮与叶适为考察对象,对二者交游文献进行考据、对比,分析了二者人生理想、学术观念及彼此关系的转变。王振华(西北大学)深入探究了数字考据的成绩、困境与解决方法,并指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从海量的网络资源中汲取有价值的史料,是一个可行的数字考据推进方向。李婧妍(中共辽宁省委党校)以生态伦理为基点,对作家老藤《北障》的东北山林文化呈现与“自然解放”的哲学思索展开了讨论。蒋尧尧(辽宁大学)充分肯定了新世纪以来东北题材电视剧取得的突出成就,并结合例证重点梳理了东北题材电视剧中共产党员的三种形象,深入阐释电视剧建构的意蕴丰赡的共产党人形象谱系。刘程程(辽宁大学)审视了以萧红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和以双雪涛为代表的新东北作家群,阐释了因不同的历史站位、叙事空间等促发的东北叙事从历史走向现实的新发展面向问题。崔佳雯(山东大学)探究了《小朋友》杂志中儿童的抗日书写,再现了国难之下中国儿童的思想世界,深入阐释了抗战初期东北史地知识、社会主流抗战话语如何落地生根并得到儿童创造性阐释的过程。

第三小组主题为“国之筦钥”,聚焦与民族国家发展历程相钩连的东北文献史料。高翔(辽宁社会科学院)通过对平顶山惨案题材的创伤叙事文本群的考证,为还原与探究平顶山惨案提供了新视角。宋振军(辽宁大学)以大量史料为支撑,论述了“满铁”影像调查体系的基本架构以及满铁在中国影像调查内容和主要刊物,深入阐释了满铁影像中的中国形象,并对“满铁”史料的当代价值进行了再反思。刘巍(辽宁大学)以东北地理意象为考察点,对“九一八”国难诗歌中地理意象的整体分布规律、排列原则和演变过程、意义延伸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试图通过标志性意象绘制出东北国难意识的整体图谱。冯芽(华东师范大学)通过对典型文本与民众日常的分析,勾勒了“东北”作为抗战文化符号的兴起过程,并在对“东北”抗战文化符号生成及作用的辨析中,明晰了东北及东北叙事在抗战历史语文学中的意义。侯敏(辽宁大学)以周立波在《讲话》引导下身体力行深入东北,参加土改运动、主编《文学战线》、创作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等系列实践活动为考察重点,探究了周立波在促进东北文学勃兴与繁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暴风骤雨》的经典意义及周立波在中国现代革命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等相关问题。

第四小组主题为“长子襟怀”,在对东北“史”与“实”的钩沉中,诉说共和国长子的襟怀与担当。吴玉杰(辽宁大学)从世界视野和国家战略等多重维度探究了东北文化热潮的生成原因,介绍学界在东北研究方面的学术实践,并带着同为东北人的共情,对张瑞《圣地工人村》的情感归属与历史意向进行阐释。随后,作家张瑞对吴玉杰的报告作现场回应,满含深情地和与会学者分享了自己身为工人村土生土长的第二代的成长经历和生命体验,介绍了《圣地工人村》的创作背景。他认为,书写工人村的故事是他的责任和担当。同时,对吴玉杰教授对其作品的阐释与批评给予充分的肯定。作家与评论家的深层对话,成为此次会议的一次创新性实践。杨慧(南开大学)以1929年上海日报公会观察团重要成员赵君豪与严独鹤长篇游记《东北屐痕记》和《北游杂纪》为视线,结合相关史料,揭示了彼时的东北为摆脱民族屈辱、实现民族复兴之历史进程中的意义和对于东北亚乃至世界局势的影响,厘定《东北屐痕记》和《北游杂纪》在形塑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认同方面的贡献,进而重新确定了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定位。孙冬迪(辽宁大学)指出草明的东北地区工业题材小说在描写生产场景之外的人际关系的同时,还依照政治话语展开建构与想象,展现了工厂内部关系的更新与变化。郑思佳(辽宁大学)在对东北工业题材文学症候进行历时性爬梳的基础上,深入阐释了口述史之于重现东北工业现实与重构东北工业叙事文学史场域的价值意义,为东北工业题材文学的“创新”与“突围”、文学史上的“重读”与“重评”提供了新的路径。

  • 历史文献与数字人文:研究范式的时代变革

数字人文时代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的范式革新与创新实践是学者关注的重要议题。第二会场以“历史文献与数字人文”为主题,分“阐发文明”“术道并进”“日新月异”“任重道远”四个小组进行讨论。

第一小组的主题为“阐发文明”,探讨数字人文研究的新经验与新趋势。李斌(南京师范大学)基于《诗经》数据库,利用语料库技术提取出了《诗经》的韵律模式。张卫宏(文澄阁《四库全书丛编》编委会)对文澄阁《四库全书丛编》项目的数字化探索进行了介绍,为当前我国整理抄录古籍工作提供了借鉴。郎松雪(黑龙江大学)利用CiteSpace的可视化工具,爬梳出了先秦诸子的研究轨迹与动态以及未来诸子研究的趋势。褚雨辰(北京师范大学)提出了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思路。张立军(辽宁文学院)对数字人文时代下,文艺类期刊研究范式的转换与发展路径的革新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数字人文启示文艺类学术期刊应注重自我发展,把握技术、人以及时代的开放性之间的关系,不再以孤立的思维独行,更加注重科技、开放与包容。

第二小组主题“术道并进”,基于具体数字人文实践进行理论反思。惠清楼(南开大学)对南开大学图书馆的古籍特藏文献数字化探索进行了详细介绍,特别强调了古籍全信息展示之于历史文献研究的重要性。赵思渊(上海交通大学)以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为例,提出在史料扩增与工具扩增的时代语境下,应当积极利用自然科学供给人文学科的一切资源。同时,如何为未来更为复杂的史料环境准备新的“历史学家的技艺”,是数字人文带给历史学真正深远且亟待探索的问题。赵彦昌(辽宁大学)讨论了基于数字人文视野下清代档案的开发路径,并对数字人文之于法律史研究的作用进行了展望。王亭绣月(辽宁大学)以张泽厚的国难长诗《花与果实》为例进行了“九一八”国难诗歌的数字人文研究探索。她认为当代数字人文研究除了新建与扩充专业数据库外,更应注重巨型文本中的超文本属性,或可尝试将数据化的文本放置于文化产业链条中激发潜能。肖珍珍(辽宁大学)基于语料库技术,对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17篇新增现代文选文中的中国国家形象进行了分析,为优化高中语文的教材修订和教育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第三小组的主题是“日新月异”,聚焦数字人文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成果。池东恩(延边大学)在对朝鲜汉字资源的价值及国内外相关资源库研发状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延边大学“朝鲜汉字资源文献数据库”和“朝鲜汉字资源数据库应用平台”的建设情况。黄政豪(延边大学)结合具体项目实践,总结了朝鲜语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的方法,并从概念、进展、现状等多角度全面阐述了各项技术在朝鲜语研究中的应用。王沛(华东政法大学)就怎样利用数字技术界定法制史料和收录法律史料两个问题和与会学者进行了探讨。胡韧奋(北京师范大学)面向古文信息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层神经网络的联合学习方法,通过预训练语言模型、联合学习、数据增广策略实现通用且高精度的古文句读标点和专名识别。张冬秀(沈阳大学)通过聚类分析工具,梳理了“城市文学”与“城市书写”的研究现状,同时借助数据厘清了两个概念在研究范畴上存在的差异。

第四小组的主题是“任重道远”,探讨数字人文语境下的新挑战与新责任。李芳凝(辽宁大学)从中国画和现代平面设计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和创作实践出发,对二者进行了比较探讨。她认为把中国传统艺术融合在现代平面技术中是一个永恒的议题,也是每个平面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苏芃(南京师范大学)对制作我国古代经典标准化电子文本工作提出了三点倡议,为古籍数字化工作提供了参考。秦琼(福建师范大学)对数字化古籍整理工作提出了“先‘拆’后‘合’”的思考,梳理了数字化古籍整理工作过程中拆分工作环节、分析人工差异、增加选拔环节、建设人才梯队四个方面并展开论述。张昊苏(南开大学)以南开大学文学院为例,探讨了数字化时代古典文献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培养路径与教育实践。曲慧钰(天津师范大学)反思了数字人文学者弗朗哥·莫雷蒂的理论和实践,并讨论了数字人文时代下文学理论研究的新范式。

  • 问题与方法:批评反思与学科建构

会议闭幕式由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东主持。辽宁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侯敏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王沛教授分别代表第一、二会场作学术讨论总结汇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锷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教授作大会学术评议。

王锷教授指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一任会长张舜徽先生明确提出历史文献研究的主要任务为通过整理、编纂、注释,使杂乱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古奥的文字通俗化、明朗化,并进一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条别源流,甄论得失,替研究工作者们提供方便,节省时间,使之不走弯路错路。古籍的数字化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生发的历史文献研究的新路径与新方法。而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数字文献分会的成立,在中国文献学研究历史上具有跨时代意义,必将推动历史文献的数字化进程。同时, 2022年4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就推进古籍数字化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要求支持古籍数字化重点单位做强做优;统筹古籍数字化版本资源建设与服务;积极开展古籍文本结构化、知识体系化、利用智能化的研究和实践,加速推动古籍整理利用转型升级。他认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数字文献分会联合辽宁大学文学院、学灯论坛组委会召开本次年会,恰逢其时。此外,他对未来古籍数字化工作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重视数据库的分类与编目。要承继经史子集的传统古籍分类方法,更要关注现代学科体系要求,做到“类例既分,学术自明”。二是要加强与高校学术团队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学术专题数据库建设。

余新忠教授认为在数字人文研究方兴未艾的当下,此次年会的举办具有革命性、前沿性的价值。同时,他围绕本次年会的三个关键词——“数字人文”“东北”“文学”进行评议。他指出目前学界对数字人文的态度不甚一致。而从开阔的历史视野考察古籍数字化,其只是文献承载方式的一种,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未来,我们将不可避免地进入全面数字时代,人文研究者应当欢迎和拥抱数字化,并加大力度投入数字人文研究。但他强调要警惕对数字技术价值的过分夸大,只有充分重视学者的主体性、思辨性,兼顾数字技术与传统研究的优势,才能避免人文研究陷入“数字陷阱”。对于会议聚焦的“东北”,他认为只有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重新进入,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推动东北历史文化振兴。同时,他对文学与历史两个学科的优势与短板进行了对比分析。他认为文学注重文本分析,较缺少坚实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关联;历史注重厚重的史料分析,但缺少必要的价值阐释。而数字人文为人文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或将弥补二者的缺陷,实现文学与历史两个学科方法与思维的结合。未来,学者应当投入更好的思想、更多的思考以及更有价值的情感和精神,探索数字人文研究,不断打破学科的藩篱,推动人文研究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随后,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翠萍代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数字文献会分汇报工作。数字文献分会是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下属二级分会,成立于2021年3月,常设机构在古联公司。古联公司秉持中华书局“弘扬传统,服务学术”的发展理念,未来,分会将在原有古籍整理技术开发与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与高校合作,培养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复合型人才。同时,着力服务地方,利用书局与分会的数字资源和技术,加快对地方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以推动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

最后,辽宁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李海波作闭幕致辞。本次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的指示,融创新理念与人文研究数字化实践为一炉,集东北地域丰厚的文化资源与专家学者的智慧才能成一体,聚“明德”的学术情怀与“精学”的治学精神于一心,是跨文化、跨学科、跨领域构建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扎实推动数字人文研究、培育发展数字人文生态的有效路径。他强调,未来辽宁大学东北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将以本次年会为精神养分,切实推进数字化与人文学术研究的深度融合,凝聚整合优质的学术资源与研究力量,全力构建良性数字人文生态,聚力打造东北地区数字人文研究的学术高地。

据悉,沈阳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常虹先生以及知名当代诗歌文献收藏家张冀先生特别莅会。他们对辽宁大学东北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成立倍感欢喜、深受鼓舞,愿以此为契机,与中心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东北文献的收集与整理。

zh_CN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