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数字人文》编辑部;转自:公众号 DH数字人文
编后记
时间过得真快,不觉间刊物已经出到第四期了。2019年夏天,我们还在想象中国大陆第一份数字人文刊物究竟该是什么样子,当时的情景恍若昨日。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旧址“新斋”后面一家咖啡屋的露台上,几位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热烈地讨论刊物要提倡什么样的数字人文学术。大家畅所欲言,提出所谓“数字人文八不”的主张,旨在坚持数字人文研究的严肃性和学术标准。现如今,刊物已走过一个轮回,回首来路,虽然与理想仍有不小的距离,但我们坚持学术与实践标准第一的初心未曾改变。
《数字人文》自第二期以来开始试验开设不定期的学术栏目,栏目结构逐渐趋于稳定,同时也会因应学术研究的趋势,保持栏目的动态开放。本期访谈部分,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一位数字人文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者、长期主持建设“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的包弼德教授。这次访谈发生在2019年年底《数字人文》创刊仪式上,很难相信只隔短短一年多,世界竟发生了这么多变化。
人文领域对大尺度宏观视角、大规模计算和挖掘、时空可视化、知识重组和发现等需求的提出,给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重重挑战。本期“基础设施”专栏刊发了两篇颇有深度的力作。近年来武汉大学王晓光教授团队与敦煌研究院通力合作,围绕“敦煌智慧数据”建设和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传播,做了备受瞩目的开拓性工作,《敦煌智慧数据研究与实践》既是对敦煌智慧数据体系架构的一次全面回顾和概览,也体现了团队在数字叙事和知识图谱建设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另一篇文章是《为学作记——从网络分析和文本分析视角看宋代地方官学碑记的作者与主题》。陈松教授近年来的探索极具典范性,该文即从历史问题和材料本身入手,妥帖运用网络分析和历史地理方法,对宋代思想传播的地域结构特点做了独到的分析,不仅利用自动聚类和文献计量提供的证据,巧妙而谨慎地佐证了结论,还从全新的角度揭示出理学思想对地方官学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文章的写作在远读和细读间往复自如,抉隐发微,看点颇多,是一篇我们期盼已久的数字人文范文。
鉴于数字人文研究的多语种性和国际性,我们一直与国外的数字人文研究学者保持通讯联系,坚持绍介国外优秀的研究成果。本期“概念与实践”部分,我们隆重推出了北美权威的文学研究刊物《美国文学史》(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新近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是本刊编委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英文系、文本实验室的苏真教授,文章具有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其文学建模方法拓展了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文学研究方向。
“文本分析”栏目中的第一篇文章基于词典和句子成分分析算法,从识别叙事形式和比较文类等角度入手,提出了一种研究当代中国长篇科幻小说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也许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文类的叙事分析。另一篇文章则从关键词分析、人物关系网络与情感分析等方面入手,以远读的方式,挖掘出金庸小说中复杂的文化和时空特点。
“数字史学”栏目中的两篇文章,一篇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中国中古时期城市形制与布局;另一篇则利用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的数据,将传统文史研究与量化分析结合起来,研究了安史之乱至唐灭亡间藩镇人员外流的封闭性。其中一位作者尚闻一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他为本刊提供了许多北美地区的数字人文资讯,是数字人文研究领域猛势成长的“后浪”学人之一。
本期“文献杂俎”介绍了本刊两位编委的新书。第一本书的作者是苏真教授,该书对美国战后小说和种族不平等做了量化分析。第二本是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系霍伊特·朗教授即将出版的著作,他从信息美学和信息史角度切入,讨论了日本近现代文学。本刊将会选译第二本著作中的部分章节刊发,以飨读者。
人类与新冠病毒的战争仍在持续,好消息是疫苗已经陆续研制出来,也开始大面积接种,希望不远的未来一切都会好起来。刊物即将进入第二个年轮,相信在各位读者与作者朋友们的关爱呵护下,我们的步伐会更加成熟稳健,为建设有国际视野的中国数字人文学术做出更多贡献。
原刊《数字人文》2020第4期, 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