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避讳学的新机遇:以清初为例
大数据时代避讳学的新机遇:以清初为例

大数据时代避讳学的新机遇:以清初为例


标题: 大数据时代避讳学的新机遇:以清初为例


作者: 黄一农


第一作者: 黄一农


机构: 新竹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


期刊: 数字人文


发表日期: 2022-12-31


论文摘要: 先前学界有关清初避讳的认知,几乎均有待商榷。如误以顺治朝对帝名“福临”有“二名不偏讳”之规定;误以康熙继位后,旋因避御名而改玄武门为神武门(此应发生在康熙三年至十一年间),还因此改称范晔为范蔚宗等。其实,清朝在雍正元年十一月初九日之前并无面对一般大众的具体讳例,而讳例的颁布时间也不能作为断代的绝对界线。康熙朝对皇帝玄烨及皇太子胤礽名字的改笔或改字(出现颇多不同做法),多属个案或个人的自主行为,但清廷也曾在无成文讳法的情形下,严责朝鲜肃宗的奏文未能以最敬谨的避讳表达藩属国对宗主国的尊崇。亦即,若以讳字的出现与否来进行清初文献的断代,必须特别小心。此外,此研究也显示出e考据的新思维可为避讳学的开展提供前所未见的机遇。


知网阅读链接: 点击跳转






提示:本站使用最低限度cookies来确保基础功能实现。 View more
同意
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