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 中国古代史 唐朝诗人社交网络与意象蕴情关联研究 标题: 唐朝诗人社交网络与意象蕴情关联研究作者: 赵甜芳,刘雪莹,许小可,吴小坤第一作者: 赵甜芳机构: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期刊: 数字人文发表日期: 2024-06-30论文摘要: 《周易》有云:“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意象承载着诗词作者内心充沛的各种情感。在流传至今的中华文化典籍中,唐诗的意象系统是较为丰满的。文章以“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和《全唐诗》为样本,结合社交网络研究方法,拟从量化角度分析唐朝诗人社交关系及其与常见意象的蕴情关联。研究发现,诗人群体的社会关系以正向弱关系为主,主要社会活动为赠送诗文;诗人社群可分为五个模块,初唐诗人的社群结构并不明显,且与盛唐诗人社群联系紧密,盛唐与中唐诗人群体之间存在过渡群体,晚唐诗人内部联系松散;诗人之间正向强弱关系对于意象情感的传承有着不同的作用,正向强关系带来意象情感的趋同,正向弱关系扩大意象蕴情的传承范围。基于此,文章构建了唐朝诗人社交网络的开放可视化平台——“唐诗图谱”,2以丰富数字人文的知识库。关键词: 唐诗; 四唐说; 意象; 数字人文; 社交网络知网阅读链接: 点击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