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崆峒诗歌诗境建构分析 标题: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崆峒诗歌诗境建构分析作者: 韩括,杨晓霭第一作者: 韩括机构: 兰州文理学院文学院,兰州理工大学文学院期刊: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发表日期: 2025-03-10论文摘要: 将咏颂崆峒山诗歌作为一个整体,使用数字人文的方法进行分析崆峒诗歌的诗境建构是一种新视角与新方法的尝试。首先运用自然语言处理的方法将崆峒诗歌的景观要素进行统计;而后进行分类归纳:崆峒诗歌在景观要素上可分为宏阔地域景观与微观崆峒景点的自然景观,以天、山、水、生四类的景观为核心要素;和道释儒三家的人文景观,以建筑、神仙、俗世、仙禽、丹药、传说等类为核心要素。在诗境建构上:基础景观构成了崆峒诗歌的物境;加上隐含其背后的崆峒山历史和文化背景,生成了崆峒诗歌的意象;崆峒诗歌的意象组合最终构成了整体崆峒诗歌的诗境。使用语义共现网络分析的方法可以直观看出崆峒诗歌诗境的建构出的诗境:以风光游赏中的闲适诗境、释道熏染下的超脱诗境、儒家底色下的用世诗境等三种崆峒诗境最为典型。关键词: 数字人文; 崆峒诗歌; 自然语言处理; 诗境建构DOI阅读链接: 10.13805/j.cnki.2095-7009.2025.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