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演出戏曲剧目量化分析(1821—1911)
清代宫廷演出戏曲剧目量化分析(1821—1911)

清代宫廷演出戏曲剧目量化分析(1821—1911)


标题: 清代宫廷演出戏曲剧目量化分析(1821—1911)


作者: 柯尊斌


第一作者: 柯尊斌


机构: 西北大学文学院


期刊: 戏曲艺术


发表日期: 2025-02-25


论文摘要: 清代道光元年至宣统三年宫廷演出戏曲剧目共2055个,演出总量为26693个,其中演剧高峰年为光绪十九年,演剧量900个,而一些演剧低谷年份演剧量不足100个,年度变化波动较大。光绪朝为清末宫廷演剧高峰期,年均演剧量629个,同治朝为最低谷阶段,年均演剧量208个,阶段性波动明显。宫廷演剧的高涨与跌落主要受统治者个人喜好主导,同时也受到政治局势变化、统治阶级内部偶然事件以及戏曲史发展演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剧目演出频次方面,重复演出超过50次的作品仅114个,而演出10次以下的剧目有1349个,其中649个剧目仅演出一次,多数作品未能在宫廷反复上演。91年间宫廷演出最多的剧目为《青石山》,演出最活跃的折子戏有《琴挑》《昭君》《思凡》等,演出最多的开团场戏和节令戏为《福禄寿》和《阐道除邪》。在114个演出活跃的剧目中,皮黄戏和折子戏远超开团场戏和节令戏的总和,表明清末宫廷戏曲的主体功能已完成由礼乐向娱乐的转捩。通过对清代宫廷演剧的量化分析,可与传统的文本研究相互补充,同时也是戏曲研究与数字人文相结合的一种尝试。


DOI阅读链接: 10.15915/j.cnki.cn11-1172/j.2025.01.010






提示:本站使用最低限度cookies来确保基础功能实现。 View more
同意
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