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2022年第3期
《数字人文》2022年第3期

古籍文献中纪时实体信息的提取方法及实现研究

作者: 陈逸云 / 搜韵网 基础设施 陈逸云 / 搜韵网 摘 要:从古籍文本中自动提取时间类实体信息,对知识图谱的建设及应用有重要价值。古代纪时方式,张衍田在《中国古代纪时考》一书中已言之甚详。然而,要转化成技术,仍会有很多困难。一是日期样式灵活多变,且同位语很多;二是日期常因上下文而从简,以至于若非结合上下文所述及的人物或历史背景,没法推断确切时间;三是对于区分度不高的纪时词汇,有消歧的困难;四是标签化结果需要得到

文图学与人工智能生成诗*

衣若芬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自1950年代以来,科学家开发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有飞跃式的进展。人工智能不但能协助或替代人的四肢,进行体力劳动,还类比人脑,生成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文图学”重视图像对认知判断和行动的影响,和人工智能生成艺术的原理相近。文章以微软少女小冰为例,用文图学的观点拆解小冰生成诗的过程,并置传为北宋徽宗所绘《蜡梅山禽图》,思

作为社会铭刻的数字记忆

吴静 /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摘 要: 按照记忆媒介形式和记忆内容的不同,人类记忆的迭代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前记录时代、非文字记录时代、文字记忆时代、影像记忆时代、数字记忆时代。对于数字记忆的讨论,必须超越中性工具论的层面,进入到批判性的视野。数字记忆将复杂的人类社会匀质化为单一的数据系统,赋有意义的数字记忆都是被特定算法结构捕获和抓取的,或者是通过对数据库进行关键词搜索而获得的碎片。数字记忆的局限性与数据的永久存

当数字人文遇到个人生命史

——浅谈数字人文的局限 成一农 /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摘 要:“个人生命史”的研究涉及到对“弱者”生命历程的描述,以及对他(她)们所思、所想和所感的阐述,即对其“同情之理解”。虽然数字人文在描述这些“弱者”生命历程时能提供极大的帮助,甚至可以有助于研究者就各种角度对他(她)们“同情之理解”,但由于研究者无法真正地“同情之理解”,因此在这一层意义上,数字人文依然只能有助于对“史实”的归纳、分析和解释。不仅如此,即

提示:本站使用最低限度cookies来确保基础功能实现。 View more
同意
拒绝